旦恩投研方法论02 | 投资中的心理陷阱(一

2020-06-01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详情

本系列是旦恩投研体系中的行为金融学系列。在本系列文章中,旦恩团队试图综合运用情报学、认知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等领域的知识帮助自身克服认知偏见,提高思维过程,穿越信息的迷雾,更好地洞察商业秘密。

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作为投资者,我们最强大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大脑,但它同时也是我们最强大的敌人。大脑掌控着我们的投资行为,所以了解它很重要。

大脑有两个主要的部分:一个是外层,一个是内核。内核是形成及保存情绪和记忆的地方,而外层是形成复杂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地方。大脑传递刺激的回路有两条,包括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我们将其命名为X系统和C系统,分别对应快而粗略的决策,和慢而准确的决策:


大脑的X和C系统

心理学家发现,因为x系统具有快速、粗略处理的特点,我们在遇到以下几类问题时会更希望借助它来解决:

· 当面临结构不良且复杂的问题时

· 当信息不完整、不明确或不稳定时

· 当目标不明确、多变或相互冲突时

· 当由于时间限制或隐含高风险而导致压力过大时

· 当决策依赖于和他人互动时

你会惊奇地发现,没有哪件事物比做出一个投资决策更符合上述的描述。也就是说,在投资这件事上,我们往往容易陷入X系统的“诱惑”而做出粗略的决策。但一个优秀的投资者,需要结合使用两个系统来做出判断,需要学习和控制自己的X系统,用理性与逻辑的C系统做出决策,否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行为偏差,或掉入种种心理陷阱。

下面我们先来介绍几个常见的心理陷阱:

陷阱1:
共情鸿沟

共情鸿沟是指在情感约束下无法预测自己未来的行为,在冷静状态下无法想象自己冲动之下会做出什么。例如,在饥饿时逛超市,往往会冲动购物;在股票急跌的时候,投资人可能很难做到逆市买进,但却容易追涨杀跌。

面对这样的陷阱,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做好准备和事先承诺。在投资之前,我们应该进行冷静而理性的投资研究分析;然后事先承诺,我们会遵循自己的分析,遵循提前制定好的行动步骤。这样才能避免交易时产生冲动。

比如愿望清单策略,即构建股票库。约翰·邓普顿爵士是一名传奇投资大师和共同基金的先驱,其克服共情鸿沟障碍所采用的策略是:在人们大量抛售之前就做好买进的准备——在“愿望清单”上列出他认为运作良好但股价过高的公司证券;当由于某种原因市场大量抛售,价格降到其认为很便宜的水平时,买入“愿望清单”上的股票——这也是旦恩正在践行的事。

陷阱2:
过度乐观

人们经常误把随机当成可控,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而许多人却经常自信认为这种小概率随机事件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例如,人们预测抛硬币的结果,前几轮猜对的人往往比猜错的人更容易认为自己是更好的玩家。培养乐观情感对人类来说是适应大自然而衍生出的本能,但基于乐观情感进行的投资却并非好的策略。基于此,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培养批判性思考与质疑精神,习惯性使用概率和均值回归等理论。

我们应该习惯于询问“我必须相信这个吗?”而不是“我能相信这个吗?”。大家公认的优秀投资者巴菲特实际年化收益也不过20%左右,如果我们某一年的投资收益达到上百,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均值回归,而不是过度自信自己是“顶级玩家”。

陷阱3:
过度自信和盲从权威

当权威们过度自信,而人们又倾向于盲从权威,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关于专业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典型例子,就是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能有效地先于其他人获利,并在其他人涌出市场之前退出。但是比别人多思考一步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想成为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更加困难。

做投资并不需要比别人聪明许多。因为如果要想战胜市场,我们需要多个因素叠加,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可能获得成功。在无法确保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投资准则,而不是锚定他人的行为,此外我们还需要避免一味听从所谓专家的意见。

陷阱4:
自我归因偏差与后见之明偏差

自我归因偏差,即人们习惯于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作为投资者的技能,而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其他的人或事。后见之明偏差,即一旦知晓了结果,就会倾向于认为我们一直都知道。这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各种投资专家推荐一堆买入的股票,当股票真的上涨时,他会说“我就知道要涨”,而对于那些没涨甚至跌了的股票避而不谈。

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实时记录在投资决策中的想法,将决策的结果和决策背后的原因记录在二维表格中,通过决策以及背后原因的组合与结果相对照,才有可能了解什么时候是运气好,什么时候是依靠真正的投资技能,并且了解自己在哪反复地犯错。

陷阱5:
锚定效应

人往往容易受第一印象或者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例如我们明知道一只股票已经过分地高估,但是由于它历史一直在上涨,当回调一点时我们就会觉得便宜而买入,然而实际上这可能是其回归真实价值的开始。

我们能做的是:忘掉买点和股价最高点,对公司股票有一个合理的估值,确定公司的合理股价,以这个合理股价作为参考基准。

陷阱6:
保守主义倾向

投资世界中的保守主义往往是以过于固执己见的行为出现的。例如,分析师特别擅长的事情是告诉别人刚刚发生了什么,而且倾向于将其解读成符合自己预测的结果,这样他们的观点就会永远滞后于现实,因为他们往往在证据确凿之后才承认错误改变观点,并且这一过程非常缓慢。这种保守主义和固执己见会使投资者面对不稳定环境中的精确 信号(转折点)时,反应不足;而对稳定环境中的噪声信号(趋势市场)反应过度。

陷阱7:
沉没成本谬误

这是一种因为过去付出的不可挽回的成本影响我们当前决策的错误倾向。保守主义的根源就是沉没成本谬误,之所以倾向于长时间固执己见,仅仅是因为我们最初在形成这些观点时耗费了时间和精力。

对此我们应当首先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状况,并在空白状态下去处置它们。是否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是否依然相信这些假设成立?是否遗漏了什么? 其次,尝试做魔鬼代言人,即转换一下身份,对自己的判断做出质疑。在团队里,我们也可以形成红蓝军,多评估其他同事的投资而不是自己的,并提供相反的意见。

返回顶部